声明:本文根据资料改编创作,情节均为虚构故事,所有人物、地点和事件均为艺术加工,与现实无关,图片仅用叙事呈现。本文旨在宣扬人间正义、杜绝犯罪发生!
2003年2月,温州的春寒料峭中,一个瘦削的身影推着破旧的自行车穿梭在城中村的小巷里。
他小学毕业后就出来打工,弹过棉花,学过电焊,干过服装,但每一样都没干长久。
「妈的,又是空手而归。」陈勇锋看着自行车后座空荡荡的竹筐,狠狠地吐了口唾沫。
他来温州已经快一年了,原本想靠收购废旧物品发家致富,结果现实给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。
说完安徽人掏出一个布包,里面竟然装着厚厚一沓钞票,零零散散几千块是有的。
陈勇锋的眼睛直了。他做梦都没想到,一个衣衫褴褛的拾荒者,身上竟然带着这么多现金。
「为什么我要辛辛苦苦地收废品?为什么我要被人瞧不起?」陈勇锋越想越激动,「这些人身上的钱,不就现成的?」
当天下午4点多,陈勇锋在水心住宅区菜场边转悠,很快就盯上了一个60多岁的收废品妇女。
「大姐,我这里有些废铁要出手,你要不要看看?」陈勇锋笑得很灿烂,就像一个普通的生意人。
「原来赚钱这么容易!」他看着手里的血钞,眼里闪烁着疯狂的光芒,「这比收废品强一万倍!」
他们有钱,却没有社会地位。 他们独来独往,没人关心。 最重要的是,就算死了,也很少有人会去报案。
处理林大姐的尸体时,他手忙脚乱。血溅得到处都是,用家里的斧头砍了半天才勉强分解。最要命的是,楼下邻居敲门问:「楼上怎么这么吵?」
那一夜,他把尸块装进垃圾袋,趁着夜色分几次扔到不同地方。累得要死,还提心吊胆。
「这样下去不行,得想个更好的办法。」陈勇锋擦着额头的汗,开始琢磨如何完善自己的生意。
一个星期后,陈勇锋有了新目标,一个四十多岁的安徽男子,每天推着三轮车在旧货市场门口收废品。
陈勇锋心里一紧,灵机一动:「这样吧,我还有两台废旧电脑主机,一起卖给你,便宜点。但是太重了,你得帮我搬。」
第三次作案后,陈勇锋用劫来的钱买了电焊机和三角铁,亲手焊了一张可以推动的铁床。床的一端安了个不锈钢盆,专门接血。
「哈哈,这下方便多了!」看着自制的分台,陈勇锋满意地拍拍手,「简直跟屠宰场九游官方app入口一样专业。」
他还买了台录音机,每次作案时放音乐掩盖声音。邻居们只当他爱听歌,从来不起疑心。
温州南郊这一带,本地人只有1万,流动人口却有11万。这里就像个巨大的蚁穴,每天都有人搬进搬出,没人关心隔壁住的是谁。
「房东大姐,我是做废品回收的,经常有人来送货,不会打扰到别人吧?」陈勇锋租房时特意问。
陈勇锋还租了两个地方。一个在葡萄棚路,专门作案;一个在东岸路,用来居住。
他自制了电击工具,专门电击受害者的脖子。还在江心屿的门票背面记录每次的收入。
「2月28日,240元。3月7日,1200元。3月15日,5000元...」他一笔笔记得清清楚楚。
「我又没偷没抢,这是我的本事赚来的钱。」陈勇锋甚至把劫来的钱交给父亲,说是「收废铁赚的」。
「生意越来越好了,该犒劳一下自己。」他坐在游船上,看着温瑞塘河的碧波,心情格外舒畅。
前面被一辆破旧的黑色自行车挡住了去路。车后座绑着个竹筐,就那样横七竖八地停在巷子中央。
陈勇锋每次做生意,都会让收废品的人把自行车停在小江门口,因为那里稍微宽敞一些。平时小江也懒得计较,但今天不知怎么的,他就是气不过。
「我正忙着呢!我没空!你帮我弄一下!」屋里传来陈勇锋慌张的声音,明显带着气喘吁吁。
这时,胖协警也失去了耐心。他从三轮摩托车上跳下来,大步走向陈勇锋的房门。